“防拐骗”安全教育
家长告知书
磴口县人民检察院安全教育系列活动之二“防拐骗”
对于父母而言,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突然和孩子分离,从此杳无音讯……儿童失踪,被诱拐事件,对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孩子的安全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抓好安全教育更是每个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
孩子年纪小,安全意识薄弱,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预防拐骗行为的发生!
儿童防拐指南
看一看,学一学
一、幼儿防拐骗:家长必学的防拐知识
1.除家里人外,不能相信任何接近孩子的人。
2.少带孩子到没有安全措施的公共场所去。
3.儿童外出穿鲜艳的衣服,便于寻找。
4.与孩子商定一个原则:万一走失,不要哭,直接到商场门口等。
5.父母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放松警惕,不能让孩子脱离视线。
6.告诉孩子,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有权利不与陌生人说话。
二、幼儿防拐骗必备常识
1.教会孩子自救技能:记住城市、小区、门牌号记住父母的名字、电话,教孩子拨打紧急求助电话(急救120,求助110,火警119)。
2.让孩子记住相对靠谱的可求助对象:孕妇或有孩子的父母;穿军警制服的群体;一群学生;超市商场统一着装的人。
三、正确教育孩子防拐骗方法
有三个方法可以借鉴:
1.耐心讲。
即使是年龄稍大的孩子,也不可能理性判别和多面思考,他们最喜欢听也最容易听进去的反而是一些直观的话,比如“有陌生人给你东西你不要拿”、“陌生人叫你跟着走,你不能跟着走”。同时可以配合讲故事,让孩子明白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该做。
2.说案例。
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上的儿童被拐骗案例讲给孩子听,考考孩子他(她)是怎么想的,再帮孩子具体分析,好的想法保留下来,不对的想法顺势指出为什么不对,正确的应该怎么做。
3.模拟练习。
学校和社会团体可以组织这样的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孩子的直观认识,让他们知道遇上这样的事可以怎么办。需要强调的是,权威法和诱惑法是最常使用的手段,尤其要注意防范。
近年来,新型拐骗手段层出不穷,例如:以校外兴趣班为诱饵,诱惑家长将孩子送到兴趣班,并要求家长不允许在场,按时来接就好,伺机将幼儿拐骗。还有以一名儿童为诱饵,与自家孩子玩耍熟络后,邀请去家做客为由,乘机将其诱拐。希望家长们警惕身边无论熟悉与陌生的人员,希望天下再无拐。
古语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一系列的防拐骗活动,给幼儿上了真实的一课!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警钟长鸣!
“防拐骗”三字经
陌生人,给零食,不伸手,不贪吃。
陌生人,给饮料,不要喝,怕下药。
陌生人,来搭话,不理他,转身走。
陌生人,求帮忙,找别人,我太小。
陌生人,想攻击,拔腿跑,不迟疑。
陌生人,抱我走,抓栏杆,不松手。
大声喊,引注意,拦路人,来求助。
被挟持,留记号,身边物,沿路抛。
家住址,记详细,想办法,报警去。
逛商场,逛公园,火车站,超市里,
人多时,要警惕,跟紧身,不远离。
拉好手,不放开,亮衣服,身上穿。
人堆里,才显眼,若走散,也不急,
原地等,不乱跑,爸妈号,要牢记。
放学了,家长迟,向老师,来报告。
陌生人,扮阿姨,要接我,我不理。
一个人,外出去,走大路,离车远。
出门去,要报告,经允许,才出去。
小角落、巷道里,陌生地,我不去。
天快黑,忙回家,不贪玩,不逗留。
一个人,呆家里,陌生人,来敲门。
趴猫眼,看一看,非家人,不开门。
快递员?外卖员?不认识,你走开。
爸妈回,有钥匙,才不用,我开门。
安全歌,要牢记,我安全,最重要!
——磴口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人员李芬
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贩子拐不走的孩子。所以家长一定不能放松,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让我们的疏忽害了孩子,到时后悔莫及。
孩子的安全教育是刻不容缓的,让我们家园携手,为孩子的安全健康保驾护航!
END
(部分来源于网络)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