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见贤思齐。”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省检察机关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激励引领全市检察人员担当实干、奋勇争先、敢拼会赢,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转化为检察履职的生动实践,持续做优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即日起,漳州市检察院联合福建日报社的新媒体平台“新福建”开设“漳州检察风采”专栏,本期推出的是华安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二级员额检察官李晓佩的先进事迹。
晓之以法,展铁面无私;佩兰宜家,献柔情司法——她就是华安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二级员额检察官李晓佩。十一年前的五一劳动节前夕,这个青涩稚嫩的小姑娘,带着一份坚守公平正义的法律信仰,毅然地踏入华安县人民检察院。从检十一年,她始终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奋战在司法办案、服务群众最前沿,追求公平正义,守护群众利益。
如我在诉 做公平正义的“追光者”
“夜深人静的时候,当你抬头看一看检察院大楼,楼中经常亮着的其中一盏灯,就有她。”“未见其人,循光而至”,这是同事们对李晓佩的一致认可。她就是在无数个黑夜中孜孜不倦的那一名追光者,从故意伤害、盗窃、诈骗等常见侵财、侵权犯罪案件,到挪用公款、贪污、受贿等职务贪腐犯罪案件,再到强迫交易、敲诈勒索等涉黑涉恶犯罪案件,俯身于堆成小山的案卷中,兜转在各类刑事案件的办理过程中。她说:“既然检察官办的不是案件,而是别人的人生,那我们就要用自己的人生去办案。”
十一年来,她在办理的四百余件刑事犯罪案件中,始终坚守着容不下一个错别字、放不过一个疑难点的原则,一丝不苟地追着公平正义这缕光,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检察工作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如我在诉,实现起诉案件有罪判决率百分百,无一冤假错案,在惩恶扬善中尽显公平正义。
如我在盼 做未成年人的“领航人”
她是“晓之以法 佩兰宜家”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李晓佩工作室”创始人,也是“她力量检守护”一站式帮扶团、“检民童行护春蕾”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的推动建立者;她曾是南海中学法治副校长,现又是沙建中心小学法治副校长;她还是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法治副主任;她就是对涉案未成年人、困境儿童无私给予关怀的“检察官妈妈”李晓佩。
“不要害怕,我们会保护你”“有什么困难,你跟我说,我来帮你”,这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她是懂法普法、循循善诱的“小李老师”,宣讲校园欺凌、普法禁毒、青春期教育等各类普法课程40余场,并创新设计“三防”普法沙画宣传视频,联动教育部门成立北溪护未营,落实“检察官教老师、老师教学生”检校合作普法机制,在线上课堂全面推广;她也是“粗心”家长的好帮手,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提供亲职教育,开展家庭教育指导10余场。
在妇女维权保护工作中,她更是温柔可亲、贴心帮扶的“知心姐妹”,面对遭受家暴的受害者,悉心提供情感疏通引导,适时给予司法救助援手,按需提供就业帮助支持。2023年,她办理的一起涉未成年人案件获评全省落实春蕾安全员机制优秀案例。
如我在想 做百姓权益的“守护者”
“正义在纸上,更在人民的心中。我们不仅要办案,更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李晓佩经常这样想,也一直这样做。俗话说的好,“劝和不劝离”“远亲不如近邻”,面对婚姻家庭矛盾、邻里土地纠纷引发的轻伤害案件,她总要亲自走访几趟双方当事人,了解前因,分析后果,再对症下药开展调解工作。
“事儿的根源找到了,当事人的心结才能打开,案件矛盾才有可能化解”这是她在办理和解案件坚持的根本逻辑,在十余起由她经手调解成功的案件,也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无一信访、上访情况。面对被害人家庭困难、因案致贫、因案返贫,她总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她能做些什么?头顶烈日、脚踏泥土,也要去看一看被害人的家庭情况,也要去问一问被害人的困难需求。对符合开展司法救助条件的,总会在第一时间申请启动,全过程跟踪进度,确保救助金发放到位、用在刃上,以解燃眉之急、缓家庭之困。多年来,共促成发放司法救助金4.5万元救助十余人困难被害人。
一线磨砺十余载,心怀初心自芬芳。在经过十一年的检察一线工作磨炼,李晓佩逐渐朝着“全科检察官”方向发展。她业务能力过硬,先后获得全市检察机关刑事法律团队论辩赛优秀论辩奖、全市案件管理业务标兵、全省案件管理业务能手等荣誉称号;其撰写的调研文章连续三年入选法治漳州建设研讨会论文集或获评省公安厅法治建设征文奖项,并获聘担任县首席法律咨询专家。
未来,她将继续砥砺前行担使命,检察蓝下绽芳华。
来源:新福建、华安县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