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 党史学习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
【“四史”学习教育】 “学党史,悟思想”——百年党史(十五)
时间:2023-11-17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中国共产党第六届六中全会


1

召开背景:

全面抗战爆发后,党内在王明右倾路线的影响下,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党的方针政策认识出现一定的分歧。为了总结全国抗战以来的经验教训,确定党在抗战新阶段的基本方针和任务,解决党内一度出现的右倾错误,统一全党的认识和步调,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扩大的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17人,中央各部门和各地区领导干部30余人。这是自党的六大以来出席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央全会。


02

会议内容:

会议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必须独立自主地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战争。批判了党内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存在的关门主义和投降主义两种错误偏向。大会尤其批判了“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右倾投降主义主张,强调正确的统战方针应该是既统一又独立。毛泽东指出,虽然在抗战时期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但是阶级矛盾并没有消失或减少。同时,必须看出,没有民主、民生问题(属于阶级斗争的范围)的适当解决,也就不能实行广泛的人民的动员以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大会重申,党应该把主要工作放在战区和敌后,独立自主地放手组织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方针。抗战时期党以主要力量在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这实际上是中国革命在民族战争的条件下继续走乡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次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国际经验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反对教条主义,废止洋八股,提倡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03

召开意义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它正确地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形势,规定了党在抗战新阶段的任务,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进行了全面的战略规划。它基本上克服了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右倾错误,进一步确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统一了全党的步调,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迅速发展。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小故事


关于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故事你都了解多少?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几个小问题吧

何时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六届六中全会的领袖人物都有哪些?

六届六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纠正了王明的错误路线,使党的政治路线回归正确轨道。全会反对党内长期存在的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教条化的做法,对建党以来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号召全党要正确对待共产国际的指示,摆脱苏联迷信,扎根中国历史文化,遵循中国基本国情,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毛泽东强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根据毛泽东提出的原则,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正确的抗战战略方针。会上,毛泽东作了题为《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报告结合战争发展形势和中国实际情况指出,“抗日战争发展的新阶段同时即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支持长期战争与争取最后胜利的唯一道路,在于统一团结全民族,力求进步,依靠民众”,“广大地发展敌后游击战争,创立和巩固我之根据地,缩小敌之占领地,配合主力军作战”,“动员全民族一切生动力量,为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也正是根据这一原则,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领导了轰轰烈烈的伟大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全面胜利。

大会的领袖人物有哪些

六届六中全会纠正了王明破坏党的纪律的行为,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得到绝大多数同志的理解和拥护。彭德怀在会上指出:“领袖是长期斗争经验总结的,是长期斗争中产生的。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由正确的领导取得的。”1938年11月6日通过的《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指出:“中共扩大的六次中央全会听了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央政治局自五中全会到六中全会之间的工作以及关于目前抗战形势及中华民族当前紧急任务的报告以后,完全同意政治局在这一时期的政治路线和具体工作。”为防止分裂党、与党中央闹独立的现象再次出现,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四个服从”原则,即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会议强调,“谁破坏了这些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统一”。这次全会对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党的高度团结与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六届六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党的军事斗争方针更加符合中国的具体情况,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战略保证。党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采取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方针,在广大敌后地区发动普遍且灵活的游击战争,将敌之后方变成我之前线,极大发挥了人民军队的政治和军事优势,使敌人在整个占领地区上疲于奔命,极大牵制日本兵力,为全民族抗战最终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六届六中全会是一次关键的会议。这次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确立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指引中国革命赢得胜利的思想理论原则。全会巩固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和步调,在抗日战争的洪流中,为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使党更有能力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文稿:视觉艺术学院理论研究会